台灣的啤酒故事
飲酒場所的變遷
日治時期台灣的飲酒場所
台灣在不一樣的政治經濟環境下,有多樣的飲酒文化。 日治時期台灣開始釀造啤酒,消費習慣與台灣人的社會生活樣態開始轉變。 日治時期主要的酒場是酒樓、咖啡館(カフェー)等。日治時期之前在台灣酒樓與咖啡館很少。主要原因是當時台灣人的飲酒環境不足,所以酒樓等飲酒場所開設較難。但是日治時期開始之後,隨著來台日本人逐漸增加,酒樓、咖啡館也漸漸開設了。日本人及領導階層的台灣人在飲酒場所飲酒、聚餐、社會交際。酒樓在都市的商業繁盛市街、河港口、車站等交通要道的地方開設,例如台北、台中、嘉義、羅東、台南等。
日治時期有名的酒樓是台北的江山樓、台南的寶美樓。日治時期「上層菁英的政治活動、商業活動乃至文化活動」都是在酒樓中舉行。但,日治時期的酒樓、咖啡館除了提供美食、酒以外,「色」、「藝」兼具的飲酒場所。酒樓等日治時期飲酒場所提供的不只是「飲食」、「社會交際」,還有「聲色娛樂」等非飲食性、非日常性的功能。江山樓
台北的江山樓建於1917年,是日治時期台北市大稻埕著名的酒樓,是日本人及台灣上層階級社交要地,於1976年拆除走入歷史,原址改建為住宅大樓。下圖為江山樓。(資料來源: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,檢自https://memory.culture.tw/Home/Detail?Id=1074&IndexCode=member_material。)
寶美樓
台南西門路圓環上的「寶美樓」在日治時期曾一度是當地的最高建築物,現為歷史建築,內部改建為咖啡廳,在其西洋歷史式樣的建築外觀下還可以看到以前保存下來「寶美樓」三個字。 民間甚至流傳「北有江山樓,南有寶美樓」的俗諺,顯示江山樓和寶美樓著名的程度。
下圖為寶美樓。(資料來源:聚珍臺灣網站,檢自https://www.gjtaiwan.com/new/?p=46079。)
戰後台灣的飲酒場所
美援時期的美式酒吧
戰後初期台灣美式酒吧興起,與美援直接相關。1955年1月1日成立「駐臺美軍協防司令部」。其後,駐台美軍的數量即逐年增加。同時亦形成了專以美國或外僑為服務對象的特殊飲酒場所,所謂的「美式酒吧(Bar)」。和日治時期的酒樓、酒家一樣「酒吧」也是「男性聚飲」「女性禁入」的飲酒場所。
1950年代初期在台灣美軍來台的主要觀光都市和港口附近設置酒吧,如台北、基隆、台中、高雄、恆春等。不少酒吧,特別是「駐臺美軍協防司令部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、另外中山北路二段、雙城街、農安街一帶形成了酒吧的群聚區。為了因應美軍的需求,政府許可設置酒吧,消費對象僅限於外籍人士,所以美軍來台渡假的時候,很少台灣人才可以到酒吧飲酒。對美軍而言,「酒吧」成為其美國家鄉與亞洲戰區之間,得以讓其身心喘息的「暫停」空間。但,1978年台灣和美國斷交之後,美式酒吧營業就此不振。
下圖為美式酒吧。(資料來源: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,檢自https://nrch.culture.tw/。)
1980年代以後~當代
在台灣1980年代初期出現了新興的飲酒場所,稱為「啤酒屋」。1983年底台北中山北路七段出現第一家啤酒屋「橘園堂」,隔年夏季,中山北路七段的天母一帶「啤酒屋」陸續開設,發展成「啤酒街」。
啤酒屋的風潮最初從天母開始,很快蔓延到台北市其他地區(仁愛路、信義路、敦化南路等)與其他縣市(新竹、台中、高雄等)。成為民眾夜間主要的休憩場所。穿著輕鬆衣著,和家人或好友一起聚餐,不分男女,輕鬆地坐在露天搭建的啤酒屋,叫幾大杯生啤酒,吃幾盤重口味的小菜,享受夜晚涼風中的聊天,使得啤酒屋成為下班或宵夜的最好的場所。但是由於喧鬧及很多啤酒屋的設置都違反法令等的原因,使得啤酒屋逐漸沒落。
1990年代新興的飲酒場所出現,是小酒館(pub)。崛起之初在外籍人士居住的地方設置,但也逐漸成為台灣人上班族喜愛的休閒場所。
現在台灣各地的飲用啤酒場所,例如啤酒酒吧、本土釀酒廠、啤酒餐廳、熱炒店、小吃店、啤酒嘉年華等很多地方可以享受啤酒。台灣的飲酒場所逐漸多元化了。下圖為大稻埕的啤酒餐廳。(資料來源:自己所攝相片。)